安徽公务员考试论坛_安徽事业单位招聘_合肥/六安/蚌埠/淮南人事考试网-【尚优公考】

搜索

2017年半月谈(第18期)(精选)

2017-12-20 12:11 21408

摘要:  2017年半月谈(第18期)(精选) 半月评论:向共和国建设者致敬 68年,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68年,一个国家创造了从积贫积弱到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奇迹。又到一年国庆时,回味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中国 ...

2017年半月谈(第18期)(精选)【4】

积极推进全球化

在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转向更注重本国利益、全球贸易发展中逆全球化趋势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继续积极推进全球化发展,对解决复杂的全球化问题、完善全球治理模式贡献了“良方”。

201778,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德国汉堡的G20峰会上达成的声明中,阐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和遇到的挑战,提出促进全球化向更具包容性的模式发展的合作建议。其中,中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G20汉堡峰会的三个主要议题保持了同G20杭州峰会的连续性,保证了包容性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议题的连续性。

同时,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IMF等国际组织中作用日益彰显,引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不断提升话语权。

中国一直是多边贸易体制坚定的支持者。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始终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承诺义务,积极参与和推进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充分发挥了负责任贸易大国的引领作用。

助推全球经济治理再出发

当前,全球经济依旧处于复苏进程,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趋势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完善与世界经济增长需要创新与发展。

中国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基于自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倡导在全球治理中的“普惠包容”“共享共赢”,反对以邻为壑,倡导各国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构建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全球伙伴关系。

911,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首次纳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

从中国的发展中可以预见,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将对创新、就业和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贸易自由化和投资流动对技术扩散和创新产生也有重要推进作用,电子商务等新贸易规则的构建将有助于形成更开放、安全和可信赖的网络环境。

未来全球经济治理还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通过创新发展,实现共享共赢,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通过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引领世界经济前行。

贸易政策应以促进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为目标。在微观层面,构建具有包容性的全球价值链,促进中小企业、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在宏观层面,促进包容发展,消除贫困,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海洋治理:中国在行动

——海洋环保,环境治理向深层拓展之一

我国是海洋大国,千百年来,我们的先民深耕大海、扬帆远航,创造了绵延不息的中华海洋文明。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上不断前行。

生态优先:让海洋休养生息

在养护海洋方面,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颁布第一部《海洋环境保护法》开始对此作出了不懈努力。在海洋开发过程中,更是遵循“海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出台或修订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保护法》《深海法》等法律,以及《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20余部配套法规,为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为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我国于2001年颁布实施的《海域使用管理法》,确立了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有偿使用两项基本制度,通过海域有偿使用体现资源环境内在价值,并将缴纳的海域使用金用于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在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面已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目前正在启动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修订编制,将进一步提高保护类、保留类海洋生态空间的占比和管理要求。

采访中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随着多年来海洋捕捞业的快速扩张,沿海地区一些地方面临着捕捞产能过剩、渔场秩序混乱、海域污染加剧、渔民转产困难等问题。

今年初,农业部发布通告,要求我国各海区休渔期普遍延长1个月,休渔时间不少于3个月。这个堪称“史上最严”的休渔制度是为“让海洋更好休养生息”,这既保护了海洋资源,又维护和保障了渔民长远利益。

在江苏,今年8月制定出台海洋渔业相关专项行动方案,加强海洋渔业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的举措包括:压减重点湖泊网围养殖规模,压减海洋捕捞渔船,推进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实施,推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海洋捕捞装备更新升级,提升海洋与渔业生态修复能力,提升海洋与渔业生态保护执法水平。

在浙江,2014年启动了渔场修复暨“一打三整治”行动,通过打非治违、减船转产、增殖放流等综合施策,目前,当地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发生量正逐步呈现出增长趋势。

我国还大力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努力实现由点状保护、政府单一投入向面状保护、系统修复、多元投入转变。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在今年6月举办的联合国海洋大会上说,中国将继续贯彻“生态优先”的理念,加强沿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关键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降低海洋和陆上活动产生的污染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各领域成果丰硕。目前,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总数达235个,近5年新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40处,累计修复岸线190多公里,修复海岸带面积6500多公顷,修复恢复滨海湿地面积2000多公顷。

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海南三亚近海海域考察时,偶遇并拍摄了近百只海豚在大海中嬉戏:一群海豚在浪花里不断跳跃前进,时而一只海豚一马当先,时而三两只并排游玩……

官方微信

手机APP

微博

联系电话:400-310-320 官方微信:sygk100 邮箱:616060907@qq.com; ICP备案号: ( 皖ICP备2023002217号 )
Copyright © 2001-2020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官微:sygk100Discuz! X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