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热点梗概】 “刚充钱没多久,商家就关门跑路了。”家住北京的赵女士说自己光顾多年的一家温泉酒店春节前已经“人去楼空”。和赵女士有着同样遭遇的消费者还有很多,在预付消费时代,虚假宣传、霸王条款、手续不规 ...
【热点梗概】 “刚充钱没多久,商家就关门跑路了。”家住北京的赵女士说自己光顾多年的一家温泉酒店春节前已经“人去楼空”。和赵女士有着同样遭遇的消费者还有很多,在预付消费时代,虚假宣传、霸王条款、手续不规范等乱象频出,相关纠纷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健身房、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实体店消费按下“暂停键”,使得商家现金流承压。业内指出,须警惕现金流压力成为“催化剂”“导火索”,加剧原本就存在的乱象风险。 【题目】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乱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去年以来,国内多家知名健身、培训和早教机构频现跑路,将备受诟病的预付式消费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对于预付消费现象,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 1.概括话题,给予否定评价。 预付消费不仅便利,而且它的消费价格也低于正常的消费,能为顾客提供便利,也能为商家锁定稳定的顾客源,本是一举两得之措。但近年来预付式消费乱象层出不穷,亟待整改。 2.分析影响。 (1)消费者权益受损。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预付消费卡后,商家会故意减轻、逃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后应承担的责任,当一些消费者要求退卡时,商家却声明“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更有一些商家经营不久便人去楼空,给消费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破坏市场秩序。预付消费在在商家提供服务前,是经双方同意的,因此属于正常的消费,但一些商家圈完钱就关门跑人,则属于欺诈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3.分析原因。 (1)消费者自身缺乏防范意识。消费者在预付消费过程中,对于相关条例缺乏分析解读,对于一些争议性的条款并没有事先界定,便签订协议,增加了后续维权难度。 (2)经营者诚信缺失。经营者违法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受到惩罚的经营者较少,因此部分经营者都存在诚信意识不够、欺诈消费者的情况。 (3)相关法律缺失,维权无法可依。目前我国在预付式消费方面的法律规定相对较为笼统、原则,对于预付式消费所发挥的作用较小,不能很好地帮助消费者维护自身的权益。 (4)行政监管系统缺位,消费者求助无门。由于行政监管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预付式消费卡长期处于一种无序发行的状态,监管权责不明确,令消费者无处寻求保障。 4.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强化法治理念,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消费者可以通过浏览媒体报道、观看庭审直播、学习典型案例等方式,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掌握理性维权途径。 (2)加快立法进程,约束商家行为。加快专项立法进程,健全法律体系,对商家发卡资质、发卡规模、资金用途、退卡机制等各方面内容进行规范,约束商家行为,为执法提供依据。 (3)完善信用机制,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商家诚信档案,建立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加大违法处罚力度,提高商家在预付消费卡市场中的保质服务意识和合规经营意识。 原标题:预付消费竟成不法商家“吸金利器” 文章来源: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0/0407/c1004-316633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