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链接】悲情,顾名思义,就是可怜兮兮,放低姿态,博取同情,这样一个看似消极的词眼,蔓延到了互联网,却演绎成了一出出悲情营销,引得互联网企业争相效仿,并乐此不疲。 经济学上,有个专有名词“惊险的一跃 ...
【背景链接】 悲情,顾名思义,就是可怜兮兮,放低姿态,博取同情,这样一个看似消极的词眼,蔓延到了互联网,却演绎成了一出出悲情营销,引得互联网企业争相效仿,并乐此不疲。 经济学上,有个专有名词“惊险的一跃”,指的就是消费者在最终决定购买的那个环节,于品牌而言,恰也是最敏感的营销节点,消费者往往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就放弃购买产品的想法。在这个节骨眼上,消费者的娇贵催生“悲情营销”,“老板疯了,老板娘跑了”,“马云所害,年货甩卖”,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命题预测】 山西临猗县政府近日称,“临猗苹果滞销”营销策划打“悲情牌”,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除了临猗苹果,还有多个商家以同一老人照片做“悲情营销”。对于这种利用网民同情心获取利益的“悲情式营销”谈谈你的看法? 【尚优参考解析】 先是山西运城果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海霞因涉及“临猗苹果滞销悲情营销”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被纪委曝光;再到陕西礼泉县政府公开澄清,网传礼泉甜桃滞销过于夸张,视频为外地电商为博同情促销……近期,悲情营销事件接二连三曝光,引发新一轮信任危机。如果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会透支社会的爱心,伤害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威胁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营销的方式可以很多,杀鸡取卵固然收效甚快但危害深远。与其费尽心思讲悲情故事,不如为这些果农做点实事。毕竟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没有畅通的销售渠道,再悲情的故事都会有没人买单的那天,再美好的谎言都会有被戳破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