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热点背景】人总结了基层形式主义的几大特征:1.督查检查频繁:有乡镇干部反映,每年要接受的检查多达100至150次,有时一天要同时接受多个检查,这里既有明检又有暗查。如检查不合格,通报一次扣分一回,以作为年终 ...
【热点背景】 人总结了基层形式主义的几大特征: 1.督查检查频繁:有乡镇干部反映,每年要接受的检查多达100至150次,有时一天要同时接受多个检查,这里既有明检又有暗查。如检查不合格,通报一次扣分一回,以作为年终考评依据。因为实在应付不来,作假就变得不可避免。 2.以材料论英雄:某乡镇粗略统计2018年的党建工作报表,总共上交了356张,几乎每天一张报表。另一乡镇2018年的镇党委党建工作报告前后共修改21遍。 3.只做表面文章:上级机关在决策部署上搞一刀切,有的地方难以落实,便做表面文章、搞“假把式”。 4.开不完的会议:“每到岁末年初,写不完的总结,开不完的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有的基层干部诉苦,“上班工作时间是用来开会的,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才是用来办公的,加班、熬夜成了常态。” 5.乐于“闭门造车”:有的地方谋划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前期实际调研,“闭门造车”。 6.APP考核成负累: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推出各类政务APP,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反而成了基层干部的负累。 7.迎“大考”忙台账:面对上级部门的“年终大考”,一些单位和干部的主要精力都在“理台账”,迎接检查。 为基层减负,在繁文缛节上做“减法”,在勤廉作风上做“加法”,激发基层干部担当有为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日常工作本就十分繁忙,而基层干部在开会、整材料、陪同检查考核等冗杂事务上花费大量时间,到了真正抓落实、出实效的时候,反倒没多少精力了。形式主义是基层干部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负担。只有为基层干部卸下形式主义的重负、破除形式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激励基层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近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是对“无谓的事务”来了个釜底抽薪。基层干部为中央的暖心政策叫好,热切期盼中央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的“减负礼包”能实实在在发到每个基层干部手中。 【热点预测】 以下这幅漫画展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漫画谈谈你的看法? 【尚优参考重点】 【金句补充】 1.为基层减负,在繁文缛节上做“减法”,在勤廉作风上做“加法”,激发基层干部担当有为,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2.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树起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的鲜明导向。 3.为基层减负,提供了砥砺初心使命的契机,增强了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4.为基层减负是一次提质增效、改进作风的大练兵,使基层干部从冗会冗文、材料报表等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了解群众需求,回归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色。 5.守初心、担使命,为基层减负既是重要目标,又是有力抓手,体现出“撑腰鼓劲、关爱宽容”的组织温度,擦亮了“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为民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