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论坛_安徽事业单位招聘_合肥/六安/蚌埠/淮南人事考试网-【尚优公考】

搜索

时政热点:网言网语,更得精雕细琢

2019-5-16 18:00 人民网 735

摘要:  导语:尚优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网言网语,更得精雕细琢。如今,网络生活已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 ...

导语:尚优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网言网语,更得精雕细琢。

如今,网络生活已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也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常用语。从“大虾”“美眉”到“盘他”“硬核”,新词汇、新句式、新用法层出不穷。不少网络词语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政府工作报告》等。

网络对语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在于,以极低的门槛大大加速了互联互通的效率,人人都能发声。网络语言也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在口语化的特征下更容易形成有想象力的超常规词句组合。比如,“囧”“槑”等网络用语激活了沉睡在字典中的死字,“敲黑板”“开脑洞”等鲜活贴切的表达体现了网友的创造力。然而,网络语言的全民化和口语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网络语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二是不少网络语言缺乏文化内涵,很多习惯于使用网络用语的年轻人也感叹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这么说也不是因此就要否定网络语言的存在,网络语言本就是时代的产物,可以有所创新,但也要融入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血脉当中。否则,网络语言也终将如昙花一现,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社会要鼓励多元表达,倡导接地气、正能量、有文化品位的网络语言,抵制低俗网语;网民也要强化语言逻辑素养,多读经典,提高个人语言表达水平,以此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体系。

(作者 刘琛)

官方微信

手机APP

微博

联系电话:400-310-320 官方微信:sygk100 邮箱:616060907@qq.com; ICP备案号: ( 皖ICP备2023002217号 )
Copyright © 2001-2020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官微:sygk100Discuz! X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