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论坛_安徽事业单位招聘_合肥/六安/蚌埠/淮南人事考试网-【尚优公考】

搜索

面试热点:新版限塑令需要严格落实和长效监管机制

2020-4-24 16:19 559

摘要:  【热点概述】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19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 ...

    【热点概述】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19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2008年版限塑令实施已有12年之久,从最初的严厉控制,到随后的逐步松弛,限塑令早已日渐式微,失去了原有的强制效力,各地塑料包装制品使用量也触底反弹,限塑令的减量效果不再。而且,随着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使用量剧增,却不在限塑令约束范围之内,未免有些尴尬。因此,从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等立场出发,限塑令升级势在必行,此次发布的新版限塑令,规定了时间表和替代方案,对治理“白色污染”将起到很大作用。
    自限塑令实施以来,全国商超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塑料袋收费成本占比微乎其微,不再受到消费者重视,部分地方出现回升迹象。而且,由于广大菜市场、农贸市场、小商店等监管难度大,超薄塑料袋、塑料袋不收费等违规情况非常普遍,亦令限塑令大打折扣,无法形成有效约束。
    而且,近年餐饮外卖、网购快递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塑料打包盒、塑料快递袋、塑料胶带、防震防碎的塑料填充物等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被广泛使用,又不在限塑令的覆盖范围,导致“白色污染”情况愈发严重。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量超过500亿件,其中消耗的塑料袋就达到245亿个,所用的胶带达到430亿米。可见,需要加强源头控制,把快递、外卖等纳入限塑令范围之内,新版限塑令弥补了这个漏洞。
    调查显示,超过85%的零售企业表示缺乏替代品是推进减塑的主要困难之一。目前,替代品价格高一截,缺乏性价比,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也就难以实现替代。因此,新版限塑令在明确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之时,提出要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由此,可以促进生物降解、环保塑料制品的生产消费,进而形成规模效应,达到降低成本、刺激消费的良性循环。
    之前限塑令失去效果,关键就在于没有严格落实和长效机制,导致其逐渐沦为“一纸空文”。因此,新版限塑令要吸取教训,遵循时间表全力推进,对各地落实情况予以考核,对不达标者实施惩戒,从而督促各地严格落实限塑令规定,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替代产品的使用,方能达到塑料包装制品减量、禁用效果。
    材料原标题:新版限塑令需要严格落实和长效监管机制
    材料来源:光明网
    【题目】
    根据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从国家层面出台的新版限塑令无疑是对于全国塑料垃圾的一次强力宣战,面对现在的形势,需要严格落实,更需要长效监管机制。
    正如材料中所提,2008年版限塑令实施已有12年之久,从最初的严厉控制,到随后的逐步松弛,限塑令早已日渐式微,失去了原有的强制效力。各地塑料包装制品使用量也触底反弹,限塑令的减量效果不再。而我们都知道塑料垃圾带来的白色污染危害非常大。不仅会影响到农业发展,还会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让土地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如果塑料袋被扔到荒地里从而被回收再利用,则其中的杂质添加剂更多,对人们的身体危害也会更大,野外塑料袋还对动物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新版限塑令的出台通过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节点分批次逐步扩大范围的方式,层层递进,有利于各地市充分利用时间出台结合本地实际的规定;整个禁令也规定了时间表和替代方案,对治理“白色污染”将起到很大作用,届时将大大减少塑料使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调查反应出的缺乏替代品的主要困难,以及各地当前严重的现状所体现出的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新版限塑令需要严格落实,更需要长效监管机制。
    首先,吸取之前限塑令等一些禁令的不足之处,做好充分的调研,征询全社会的意见,同事做好充分的持续宣传工作,号召全社会合力。
    其次,对各地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监督,有落实不力的要严厉惩处,对于落实有效并取得突出效果的地方要进行全面推广。
    最后,积极引入社会组织进行研发推动替代产品的使用,给于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补贴,提升积极性。

官方微信

手机APP

微博

联系电话:400-310-320 官方微信:sygk100 邮箱:616060907@qq.com; ICP备案号: ( 皖ICP备2023002217号 )
Copyright © 2001-2020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官微:sygk100Discuz! X3.1
返回顶部